劉晨
【摘 要】:本文探討鋼鐵企業實現標桿能耗的實用技術,重點探討現有長流程鋼鐵企業如何在利用現有設備降低成本、增加盈利的節能技術途徑。
【關鍵詞】:鋼鐵 節能 標桿能耗
概述
我國鋼鐵產量多年高居世界第一 ,占世界鋼產量的50%以上,為了實現碳中和,要求對冶金、建材行業重點約束(2021-2025),到2025年通過實施節能降碳行動,鋼鐵、電解鋁、水泥、平板玻璃等行業能效到達標桿水平的產能比例超過30%。面對碳中和、淘汰落后及生產成本壓力,鋼鐵企業需要盡快采用高效實用的節能減排技術改,需要順序開發應用以下幾方面的實用技術:
1) 高效率:通過收熱收水翻倍能效、資源利用效率
2) 減排總量:提高資源循環率減排總量
3) 純氧燃燒:實現低成本捕碳和煙氣資源化利用零排放
4) 煉焦制氣:利用煉焦制氣實現煤炭等資源的高效無廢利用
5) 三產融合:傳統產業節能減碳與新能源、農林牧漁業、旅游服務業融合發展
1 煙廢氣收熱收水
參考圖1,粗略估算,我國每年水蒸汽排放量160億噸,煤電排放超過50%,其它依次為鋼鐵、建材、煤化工等雙高行業;鋼鐵聯合企業平均噸鋼排放2噸水蒸汽和余熱。
圖1 煙廢氣為什么必須收熱收水
余熱回收存在兩大難題,一是成本高,二是用途少,推薦采用冷凝/制冷制冰技術收熱收水,用于農林牧漁業,該技術的主要優點:
1) 煙廢氣水蒸汽和余熱極限回收,低成本實現超低排放、省水
2) 補丁或旁路布置,施工和故障不影響生產
3) 在引風機前收熱收水具有顯著的節電效果,特別是與新鈣法脫硫改造結合,減少脫硫電耗80%,不產生脫硫廢水和廢石膏,利用煙氣處理污水。
4) 采用制冷制冰+蒸汽壓縮,實現0—130°C 大溫差循環,停用、淘汰各種循環水冷卻塔、空冷器,夏季利用采暖管網和終端供冷,冰塊可以汽運用于蓄冷空調省網電。
5)我國煙廢氣低溫余熱總量巨大,用于城鎮采暖效益好,但非采暖季還沒有出路,就是采暖季,余熱資源量遠大于采暖需求量。做為可能的解決途徑,應關注研究用于農林牧漁業,并與跨季儲能、新能源、旅游服務業三產融合發展,參見圖2。
溫室大棚+新能源 |
溫室大棚牧草養殖 |
多個人工溫泉 |
超大游泳池 |
圖2 工業余熱與農林牧漁、旅游服務、新能源融合發展
以下進一步介紹幾個鋼鐵企業不同工序,煙廢氣收熱收水的改造方案。
燒結大煙道煙氣收熱收水改造
燒結煙氣脫硫石灰石膏法和活性焦問題多、成本高,采用如圖3所示的純溶液新鈣法脫硫收熱收水一體化改造收熱收水,徹底解決排放不穩定、脫硫廢水、脫硫石膏難題,脫硫節電80%、風機節電~30%,效益顯著,改造量少風險小。
圖3 燒結煙氣收熱收水改造
豎爐/回轉窯煙氣、焦化煙道氣、煤氣發電、熱風爐煙氣等脫硫可以參考采用,收熱收水、實現超低排放,同步降低脫硫成本。
高爐渣收熱收水改造方案
高爐水沖渣生產線長、分散,蒸汽收盡難,選擇圖4所示全密閉干法粒化方案改造,底部出干渣,或回水渣池,高溫蒸汽余熱回收,也可以簡單地冷凝凈化回收,收熱收水的同時實現清潔生產,同步處理焦化廢水、濃鹽水等難處理廢水增加效益。轉爐渣、電爐渣等其它高溫熔渣都可以參考選用。
圖4 高溫熔渣干法粒化收熱收水方案
轉爐煤氣收熱收水改造方案
轉爐汽化出口700-1000°C的余熱,用圖5所示的旁路噴淋冷凝方案更容易實施,將煤氣溫度降低到20°C極限收熱收水,利用熱泵提供高溫熱水,用于鍋爐補水、煤氣加熱,轉爐工序就可以達到標桿能耗,干法節電50%、濕法和半干法節電70%以上,排煙四季無白。冷凝阻斷了污染物的轉移排放,蒸汽冷卻器可以噴焦化廢水、濃鹽水等難處理廢水,取得經濟效益。
圖5 轉爐煤氣收熱收水改造方案
2 煙廢氣循環利用、總量減量技術
幾十年來我國大氣污染治理一直都主要控制濃度,沒充分重視總量減排。停限搬淘汰等實際上就是控制總量,有效但代價太大。實踐證明,只控制常規污染物排放濃度不能解決大氣污染;CO等非常規污染物對鋼鐵城市空氣質量的影響比重較大,碳減排還沒有成熟可靠的解決方法。
研究表明,鋼鐵企業的煙廢氣,正常氧含量煙廢氣占比80%以上,表1所示的工序都可以簡單無限次循環利用不排放。循環利用是指將煙廢氣不處理或簡化處理后循環用于源頭冷卻、密封、燃燒等,替代潔凈空氣,再超低近零的煙廢氣,也比環境空氣質量差,控制排放總量是最高效低成本的解決方法。
我國長流程鋼企噸鋼排放煙廢氣量43.5t/t,與以前的噸鋼耗水量接近,通過循環利用噸鋼新水消耗降低到3t/t以下。鋼鐵企業煙廢氣治理可以且應該借鑒成功的節水經驗,循環利用減排總量,全行業減排煙廢氣總量每年超過300億噸,鋼鐵企業不再需要因環保停限搬淘汰,超低排放、創A、新污染物控制成本降低,甚至有效益,表1是適合循環減排總量的部分工序。
表1 鋼鐵企業煙廢氣循環利用減排總量的部分工序
3 純氧燃燒
長久以來,人類各種燃燒過程一直采用空氣,空氣是發電、鋼鐵生產過程中消耗量最大的自然資源。感覺空氣是免費的,所以用量巨大,比如燃煤,噸煤耗空氣量~13噸,僅發電熱力行業燃煤就年排近240億噸煙氣(其中氮氣200億噸)。鋼鐵高爐熱風爐、煤氣發電、燒結等各種燃燒和工業過程也都是大量使用空氣,噸鋼消耗40噸空氣、行業年排400億噸煙氣(320億噸氮氣)。
空氣耗量、產生煙廢氣都巨大是煙廢氣冷卻、收水、除塵、脫硫、脫硝成本居高不下的最主要原因。計算了煙氣治理的費用,使用空氣費用就是驚人的數字。按照國家要求,企業得進一步進行新污染物控制、減少碳排放,減污、碳中和成本企業將難以承受,選擇純氧是我國碳中和最重要的技術途徑,很早就有專家提出要低碳須先低氮。
現在提出采用純氧的重要支撐條件是,我國空分制氧技術越來越先進成熟、大型化、低能耗,玻璃窯、廢鋼/鋼包烘烤已經有用戶采用純氧燃燒,寶武也在試驗純氧富氫煉鐵高爐。純氧方案有以下特點:
1) 煙廢氣全部或大部分自循環,需要凈化處理的煙氣量最高可減少80%
2) 煙廢氣冷卻、除濕、脫酸、除塵、脫硫、脫硝、控制新污染物等運行成本大幅降低,最終不再需要
3) CO2會在爐內被還原為CO,CO抑制NO生成,實現低氮燃燒并節煤
4) 排煙量少、CO2濃度高,捕碳成本大幅降低
4 煤炭煉焦制氣技術
我國能源結構一直主要是靠煤炭,煤炭清潔高效利用一直是公認的實現碳中和的首選技術途徑,但如何實現一直沒有成熟可行的技術。研究表明,焦爐是煤炭最清潔高效的利用技術途徑,而且我國焦爐技術也十分成熟,首先焦爐煤氣制氫成本最低、付產LNG效益好,用焦炭還原二氧化碳制CO氣,就徹底解決了回收CO2的利用難題,CO煤氣循環燃燒減煤節焦,或外供做化工原料、變換制氫,煤炭中的硫資源回收制硫磺、硫酸,不再需要煙氣脫硫,高純CO煤氣+純氧燃燒也不再需要煙氣除塵和脫硝,捕碳成本大幅減少。
碳循環是我國碳中和最可行的技術途徑,可以與采用新能源、農林牧漁業融合發展。
5 結論與建議
1) 鋼鐵企業通過節能改造,噸鋼成本可降低100元以上,
2) 開發利用純氧燃燒技術,禁止空氣浪費,降低捕碳成本
3) 采用煉焦逐步淘汰固體燃料直接燃燒,解決二氧化碳利用
4) 重點關注綜合節能服務租賃模式,解決用戶和供方雙方的后顧之憂